阅读历史 |

第209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看着同样被改成住所的房间,荣朔皱紧了眉头,他左右扭头望,试图找个人问一问常医曹现在去了哪里。

刚一扭头,荣朔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响在身后响起:

“荣朔?”

对方的声音有些熟悉,只是带了几分不确定,荣朔赶紧转头看去,果然,正是常宜。

她正抱着五六卷极沉的竹简,衣袖上全都是土痕,连带着脸上也有些灰迹,看起来忙的不轻,在看到荣朔扭头过来,确定是他之后,高兴的将眼睛弯成了月亮:

“我看背景就像你,没想到真是!”

常宜没想到一别两月之后,还能再看到家乡过来的故人,高兴过后,又升起了几分疑惑:

“你怎么又回来了?”

想想方丘医属的变化,再看她忙碌样子,荣朔来不及废话,连忙将韩盈给他的白绸拿了出来,说道:

“我回宛安之后,韩医曹特地问我这里的情况,前些日子又托我过来给你送信,喏,就是这个,说是医属新编写的医书,叫什么……启蒙卷?”

“嗯?”

常宜有些疑惑,她四下看了看,先将竹简放在了一处干净的草垛上,又在身上擦了擦手,确定手上干净了,这才接过白绸,打开细细观看起来。

更改过后的启蒙卷没有什么生僻字,而且节奏感颇高,常宜看着看着,便忍不住低声呢喃起来:

“人命珍,须爱之,避疫病,勤洗手……树之茂,在于根,人之胜,在于德……补肾安胎为杜仲,温经安胎是艾叶……”

站在外面,常宜身边时常有青壮拿着东西经过,还有人好奇的向白绸望去,甚至在她身边停了几秒,想要听一听在念什么,常宜没有驱赶这些人,她注意力仿佛全被这张白绸吸引,连荣朔都来不及看了。

临走前,常宜接受过韩盈大量领导者如何做的教导,当时她对那些只能说是记住,直到这四个多月来全靠自己决策,被大量具体事务锻炼,才发觉那些经验有多么重要。

而面前的这张白绸上所记载的文字,和那些经验相同,不是千金,胜过千金,有了它,在教导教导女医上将会省下极大的功夫。

她太需要积攒起自己的根基和可用的人手了!

相隔两百多里,医曹竟还记得她,可真是,真是……

常宜鼻子有些微酸,女医体系身处其中的时候感觉不到方便,脱离之后,才发现什么是处处受阻,一个人做事有多艰难,她忍下想要落泪的眼睛,脑海中缺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前日狼狈逃回来的周韮。

微微攥紧白绸,剩下的后半截内容,常宜已经没有心情读了,她抬头透过荣朔,看着医属内正在劳作那些青壮,常宜硬生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全咽了下去。

医曹离的太远,没办法过来的,她还是自己来,看看能不能……

这么想着,常宜做出轻松的姿态,想要将白绸叠起来收好,她将白绸一折,突然看到末尾那比之前大了一倍有余的字迹。

前面的内容似有人专门抄写,从头到尾字都是同样大小,横平竖直,颇为工整,后面的字则更加轻松肆意,两者之间绝非一人所写,常宜有些奇怪,手比眼快的先翻了上去,待她看清楚内容,之前压下去的情绪全部涌了上来,她下意识伸手捂住嘴不要发声,眼泪却直接顺着眼角溜了下来。

荣朔不识字,也不知道这白绸上到底写了什么,竞让对方看哭了,他小心问道:

“常医曹?”

“我没事儿。”常宜收敛了一下情绪,她总共不过带来了四个人,人少,便只能招人,也不知招来做事的这些人中不知有多少他人的眼线,这种时候万万不可露出异样来:

“只是没想到医曹如此挂念我,有些太激动了些,这样,你先在此处等候,我正好有东西需要你帮我带回去。”

常宜说着,将白绸收好,放在袖中,又抱起来竹简进了屋内,好一会儿才拿出来一个没有扎结实的布包,放在刚才放竹简的草堆上,摊开,给对方介绍道:

“这是女医在丘上找到的一种药材,在杀虫止痒上颇为有效,乡下有村民帮忙多收集了一些,我画了它的外形图和用量,你帮我捎回去,给医曹看看,问她能不能充做药材还账?”

听着常宜的话,荣朔也忍不住低头去看,布包中全都是一种和麦粒颜色外形差不多,不过却多了许多棱角的种子,看起来平平无奇的。

不过,荣朔太清楚这些看着‘平平无奇’的东西价格有多高了,有些一斤就能和一石粮食一个价,还有一些更加离谱,之前他遇到的蔡医还说什么黄金有价药无价,上等的人参等重的黄金都换不过来之类的。

知道以后,荣朔一点都不敢小瞧它们。

身边又有人抬着工具经过,荣朔蹲下来,捏起一粒种子,想要看看这未来说不定未来回贵到离谱的玩意儿。

只是,荣朔还未捏起来那种子,常宜就眼疾手快的向他手里塞了一个鼓鼓囊囊,触感像折起来布似的东西。

荣朔身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