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2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夜以继日的赶了三日路,总算是到了玉门关。

尘土飞扬的官道上,一辆青帷马车等在路边,旁边站着四五人,身形高大,中间那人,芝兰玉树,便是连站着,都瞧着比旁人俊朗清隽。

“将军,是王观王大人!”长随低声道。

戚钰‘嗯’了声,十分淡定,“本将军千里迢迢而来,他自该来接应。”

长随:“……”

可真让你装到了。

人马停下,众人纷纷翻身下马行礼。

王观稍一拱手,回礼道:“诸位辛苦,张将军在城内静候了。”

“劳王大人亲自来接了。”副将受宠若惊道。

戚钰瞥一眼他那副谄媚嘴脸,绷着脸没说话。

王观神色稍怔,笑道:“诸位先入城,我等在此再等等粮草。”

“……”

一双双视线,顿时都落在了前面银甲戚小将军身上,眼瞅着那人脸色有些黑。

长随垂首,努力憋笑。

嘿嘿~

此次禁军来了两万人,前三卫与戚钰带的十三卫。

战事起,粮草自然先就近征用,如今大军都到了,而本该昨日就到的粮草,却是迟迟没见到,王观等人这才出城来迎。

“后面没人。”戚钰抬着下巴,语气桀骜道。

王观轻轻摇了摇头,“粮草辎重,比不得将军轻甲,自也慢些。”

说罢,他又道:“此番北霜国进攻三次,张将军守着玉门关,得将军,如虎添翼。”

听得这话,戚钰臭脸才好了些,“你等吧,我先率大军入城安顿了。”

王观与身旁几人往一侧避让,目送大军入城。

却不料,这一等,便是一整日。

粮草车擦着天黑入城,王观让人将其拦下了。

“大人若有事,晚些再说,我们赶着送粮入城呢。”

王观没理他,给旁边护卫一个眼神,后者立马带着人上前,抽出腰间佩戴,不由分说的便往装粮袋上插。

此举太过粗鲁,也无理。

“大人这是何意?”押送粮草的管事怒目横眉道。

王观恍若未闻,静站着。

几辆粮车上的米袋皆被划开,夜色里,有米滚落到粮车上。

少顷,护卫长走了过来,瞥了眼那管事的,与王观禀报道:“大人,都是霉米。”

王观神色未变,微微侧首,冷眼瞧着面前五大三粗的男人,“如今倒是本官要问你一句,这是何意?”

春日时,青州暴雨成灾,官仓里的粮都放给了百姓,是以青州没有霉米。

而其他州县,若是没放完,粮食生霉倒也不足为奇。

可断没有拿霉米给上战场杀敌的战士们吃的。

“大人调粮草突然,我们大人可是将自个儿吃的米都给大人筹来了,霉米又如何,洗洗就能吃了,怎么,我们大人吃得,王大人金贵,吃不得?”

“你!”护卫长怒目而视。

王观略一抬手,“将粮车与这些人带下去。”

押送粮车的几人神色顿变,惶惶不安。

王观指了其中一个瘦弱的,又吩咐:“给这位小哥一匹马,三日的干粮,回去告诉你们大人,五日之内我若见不到粮草,他便等着提头入邺都吧。”

那男子一惊,不等出声,王观已然上了马车。

护卫长将那压粮管事捆了拴在粮草车后,亲自押粮入城。

回了营地,王观边往自己营帐走,便与身侧的护卫吩咐道:“那霉米先不动,让人煮了煮了给那压粮管事的吃,先吃三日。”

侍卫长:“是!”

刚走近的戚钰:“……”

哇哦。

王观:“去寻几个脚程快的人过来,我有事吩咐。”

侍卫长领命去了。

王观侧首,瞧见了一旁光明正大听墙角的戚钰。

“戚将军。”

戚钰叼着根草走近,“粮草出问题了?”

王观也没瞒着,“送来的是霉米。”

戚钰轻哼了声,从袖袋里掏出一枚玉佩来,上面刻着谢氏族徽。

“这是谢蕴让我带来的,说是趁着战事浑水摸鱼的多,若是粮草吃紧,便让你拿着这个去调粮。”

王观喉咙紧了紧,闷出声笑来,“不够她操心的。”

伸手接过,道谢道:“多谢戚将军。”

戚钰却是没应,眼珠子一转,道:“都是一家人,何必生分?她既唤你三哥,那我也自该依着她,也唤你一声三哥。”

王观:“……”

稍片刻,侍卫长将人寻来了。

王观自腰间,解下了自己贴身佩戴的青玉,“用这个去调粮,若是……”,他话音稍顿,自嘲一笑,“若是人家不认,便换这枚玉佩。”

他说着,将手中温热的谢氏玉佩递上。

“是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